2025年6月国内外地下实验室动态
2025年07月11日



2025年6月

国内外地下实验室

动态

01国内动态

1

CJPL-II 宇宙射线μ子通量测量结果发表

625日,清华大学团队在《天体粒子物理学》(Astroparticle Physics)期刊上发表了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CJPL-II)宇宙射线μ子测量结果:(3.03±0.24(统计误差)±0.18(系统误差))×10-10cm-2s-1,相当于每周每平米1.83个μ子,为国际地下实验室中最低通量。

https://doi.org/10.1016/j.astropartphys.2025.103147

2

锦屏中微子实验(JNE)发表MCP-PMT聚光器方案

近期,锦屏中微子实验(JNE)团队在《核仪器与方法A》(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Section A)期刊上发表论文《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JNE concentrator》,介绍所将使用MCP-PMT的聚光器方案。该实验计划使用约3000支8英寸的MCP PMT来探测中微子,为了增强JNE探测器的有效覆盖范围,在每个PMT上安装一个定制设计的聚光器是一种既实用又经济的方法。实验团队测量了聚光器在空气介质中四个波长的聚光因子的角度响应,选定的截止角为70°。测量结果与蒙特卡罗模拟一致。结果表明,在平行照明条件下,这些聚光器可将光收集效率提高40%。与此同时这种提高导致传输时间差略有增加,半高全宽(FWHM)增加不到0.3ns。

https://doi.org/10.1016/j.nima.2025.170755


02国际动态

1

日本顶级神冈实验计划发布

619日,日本顶级神冈实验合作组发布论文《The Hyper-Kamiokande experiment: input to the update of the European Strategy for Particle Physics》,介绍了2026年欧洲粒子物理战略规划中顶级神冈实验项目的发展计划。顶级神冈是日本正在建造的大型粒子和天体粒子物理基础设施,计划在2027年底前开始运行。它旨在以最高精度测量并解释宇宙中重子不对称性的轻子电荷宇称(Charge-Parity)破坏参数,并使用兆瓦级强中微子束和高统计量大气中微子样本研究来挑战标准的三味中微子框架。该实验还将精确测量太阳中微子振荡以及其他天体物理现象,如超新星爆发、相对论性超新星中微子、与引力波对应的中微子、暗物质湮灭等来源的中微子、伽马射线暴喷流以及脉冲星风。

(https://doi.org/10.48550/arXiv.2506.16641)

2

美国莱斯大学举办首届DUNE技术培训营

69日,美国莱斯大学举办了首届DUNE技术培训营。该培训营为期一周,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学生、研究人员和科学家参与,旨在让参与者亲身体验和接受前沿工具技术培训,为参与DUNE实验做准备。DUNE是一项国际大型中微子实验项目,涉及在伊利诺伊州费米实验室附近和南达科他州桑福德地下研究设施设置探测器,用于研究中微子振荡等诸多科学问题。在培训营期间,不仅有关于计算和中微子理论的讲座,还包括C++Python编程以及机器学习、ROOT数据分析等实用技能培训。

(https://news.rice.edu/news/2025/dune-tech-boot-camp-rice-ignites-next-generation-americas-neutrino-scientists)